“如果你不做两件事,你可以活得很潇洒。”“一是买房子,二是生孩子。” 这句至理名言出自TVB纪录片《没有起跑线?》
说这句话的是一个香港母亲,每个月她要拿出上万元给儿子去参加跆拳道、小提琴等兴趣班,支出很大很辛苦:
“无计啦”(没有办法),是她谈到儿子教育时用得最多的词。她很清楚,如果不想让儿子输在起跑线,这是必须的选择。
输在起跑线?No!
香港的很多小孩子,从小幼儿园上2间还没上小学功课就做到十点多同时上5-6个兴趣班,还有升学面试班以各种考级拿证书为目标……
为了能够脱颖而出,孩子们压力巨大,甚至必须在小学前就达到表演级别的水平:
孩子从小在幼稚园里学游,就是国家级的教练教,还不能只会一种泳姿。
当然也不可能只在幼稚园学,香港家长对兴趣班的执念相信大家都觉得可怕,你学10个,我要学20个。
家长们也耗尽心思,钢琴、游泳这些大众化的技能已经不能够满足名校,还要独辟蹊径,去学些更独特的乐器。
而且必须抓紧每一分每一秒。
赢在子宫里!Yes!
这种唯恐落于人后的焦虑甚至从母亲怀上孩子的那一刻就开始了。要在小孩出生前就给小孩报好各种游戏班、智力班,因为好的课程总是很火爆,需要提前预定:
Irene今年27岁, 有一个一岁半的儿子,同时怀了二胎5个月。由于在生第一个儿子的时候毫无准备导致儿子与同龄小孩比落后一大截。
抱着儿子去报名学前班,比儿子小的妹妹都可以从A唱到Z,而自己儿子只会念B,因为平时叫他阿B。
于是在第二胎的时候Irene就要妹妹赢在子宫里啊!
小孩不快乐!Sad!
这样疯狂的风气,弥漫在整个香港社会。近4成受访小学家长,每天子女游戏时间不足一个小时,其中有19.1%的更表示,子女完全没有娱乐时间。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小孩的快乐指数极速下降:
纪录片抓到这样一个镜头,在一场音乐技能比赛中,一个小孩紧张失手了,他下台后,他的母亲在他身边叹气摇头,男孩忍不住哭了,母亲更加冷漠,没有一丝安慰:
“上名校”的执念把父母逼成了冷血的怪兽,也夺走了小孩的童年。
不止香港的孩子如此,就像最近一直在朋友圈流传的中产阶级“鄙视链”:家长们一方面要拼尽全力,为孩子铺路,住进学区房,上最好的学校,学最贵的兴趣班;另一方面要表现得毫不费力,出国游玩、甜点、美妆、卖萌一个都不能少。但这个过程中孩子是否真的能得到快乐,真的能有所成长?大数据已经清晰地表明:并不能!反而,在鄙视链中,受伤最大的,可能是孩子。
那么就不能有让孩子开心的方法吗?
也许你会说,这就是现在的潮流,你不爱竞争,竞争也会找上你。我们真的没有改变的办法吗?让我们的眼光转向国外——澳洲!
全球青少年幸福指数,澳大利亚排名第一
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学习得不快乐,澳洲的孩子却是快乐得学习!
澳大利亚教育非常注重孩子个人的能力兴趣需求,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
澳洲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采用寓教于乐,曾经有一条新闻:澳洲妈妈因为孩子作业太多,直接怒了!
据说,澳洲的小学生们,早上9点才上学…坐着、跪着、还是躺着都行…上课内容无非就是,天马行空地随便聊聊天,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跳舞、绘画或是做手工,闲来无聊搞个乐队,扮个cosplay什么的…
放学后,澳洲小学生的作业更是“惊人”:培养消费观、亲子互动、手工课、健康运动…
澳洲的教育模式,还是更加注重培养小孩的综合能力,孩子们的学习环境也会相对更加轻松和无虑,但进入大学后反而会更加宽进严出。
教育成为众多家长移民的重要原因
(来源:蓝莓评测 )
澳大利亚教育质量第一
澳大利亚的教育质量属世界一流水平,尽管最近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澳大利亚的国际教育行业仍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在英国泰晤士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多数澳洲大学都名列前茅。
澳大利亚福利名列前茅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社会福利最好的国家之一,新移民可以享受10大社会基本福利。澳大利亚为海外学生提供最完善的教育保障,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立法形式——《海外学生教育服务法案》(ESOS) 保障海外学生权益的国家。
澳洲教育以培养孩子兴趣为主
澳洲在小学阶段:孩子主要在游戏中学习,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生存能力;家委会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中学阶段:课程设置丰富,有几十甚至上百门课程供学生选择。把职业教育引入高中课程。高考采用平时成绩和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
当然,全世界没有一种教育适合所有的孩子。我们不否定中国教育,它确实有很多过人之处,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过于早和过于残酷的竞争,苦不堪言的高考压力,促使教育澳洲移民的增长。相对而言,国外的教育更加自由和开放,我们渴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独特的、爱笑的、自由的个体。这应该就是众多家长选择举家移民国外的目的之一。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