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和早年在欧洲留学定居的朋友聊天,我总喜欢提出这个问题。无一例外,他们首先会微笑一下,然后有点怅惘地回答:回不去了。在欧洲呆了十几二十年,接不上国内的地气了。看看下面这些:
你中了几条:
1.回国哪里都是人,真的到处都是人!
2.在街上常对着别人微笑,结果别人以为我有病。
3.扔垃圾会不由自主想要找环保等分着类扔。
4.早上开窗忘记关了,晚上回来,一抹窗台一层土。
5.烧开水喝,发现太烫,转身上厨房打开水龙头就往杯里兑了点自来水……
6.走到十字路口,把手伸向红绿灯柱子上找按钮……
7.对待红绿灯很慎重,不到绿灯真的就不过马路了。
8.过马路最怕的不是汽车,而是飞速过来的电动车和摩托车,还是超载的!提醒自己无数遍:行人千万要让着车!
9.排队的时候,后面的人离你特别近,顿时只好下意识抱紧了自己的包。
10.去银行啊,邮局啊啥的,总会站在离柜台一米以外的地方,后来的人以为你不是来办事的,早早就挤到了你前面,你只好继续再次排队。糗大了!
11.去公共场合大部分人开门都不会管后面的人。然后,你吧,就傻傻地帮后面的人扶着门,直到最后…
12.买东西退货:习惯了加拿大退货的容易,结果吧退货像骗子一样被审问。
13.每次遇到服务态度特别好的服务员的时候都想在结账的时候给小费。
14.导购一定要跟着你,不买真的感觉不好意思。
15.走路撞到别人的时候条件反射脱口而出就是:“Oh, sorry……”,然后就是互相满脸黑线。
16.每天老想念着Tim Hortons,但是只好去星巴克。
有很多人会因为这些不习惯,感到茫然:故乡,难道再也回不去了吗?
不论最后你决定留下还是回去,看看下面这位华人写的文章,你可能多多少少会看到当年的自己… …
在欧洲,我只是问路,人家却把我送到车站,我丢的钱包,每次都会遇到好心人奉还。大家见面会点头微笑,预约、承诺,再也不会用钱当做杠杆。老奶奶摔倒,大家都搀,遇到困难,谁也不会坐视不管。人跟人之间看起来那么信任,连空气都是外国的新鲜。不用害怕PM2.5伤害身体,更不担心毒食品祸害人间。
而在我们的故乡,刚想问路,人家却连连摆手,丢的钱包,还回身份证,银行卡已经是谢地谢天。老奶奶摔倒,谁人敢搀,遇到问题,大家都是哑巴聋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骑到我头上,我才不管。
满眼都是国外的好,国外的月亮,圆的逆天。。有些人就沉浸在此阶段,不再想回国,有些人,还得继续往下发展。
在国外呆久了,我也想回去看看,那里有我的朋友,我的亲人,我想回故乡。
买好机票,终于回到了久违的故乡,却发现各种的不习惯。过红绿灯还是要左顾右看,心惊胆战;坐公交车还是争先恐后,你推我赶;商业街上还是遍地垃圾,空气还是那么污浊,让人连呼吸都感觉困难。。。怎么办,怎么办,原来已经不能适应自己曾经熟悉的故乡,原来还是国外,过得舒坦。
七大姑八大姨见面还是 “找女朋友没”,“怎么不带个外国男朋友回来?”,爸妈还是絮叨让我赶紧成家立业,不要再漂,看看人家隔壁王小二,跟你一个年纪,都有了二胎哦。
罢了,罢了,看来我已经与故乡脱节,很多事情反倒是我越来越不明白。我说自己的理想追求,他们却说我还是幼稚,年轻。
得,我还是先在外国呆着,再好好规划未来。
可是却越来越发现离中国的世界越来越远,朋友圈里上映着的电影,我几乎都没看过;那些微商,又是怎么一回事。朋友的孩子都已经会打酱油,高中同桌的二婚生活,好像也满惬意。
那些各种与我无关的话题,他们那边下大雨,我这却是晴天;他们晒压岁钱的时候,我还在上班。
好像那个世界离我越来越远,想回去,却没有那个勇气;不回去,为什么心里还有一些牵挂和不甘。
好吧,那就先保持现状,以不变应万变。
再过几年
与国内的世界隔阂越来越严重,与国内朋友的联系越来越少,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国内新闻越来越懒得看。甚至说话,都感觉好多词语的汉语说法已经很难想起,还是外语说得上口。
但看着父母慢慢老去,心里总会升起几丝内疚感。
可是那个曾经那么熟悉的故乡,那个令我牵挂的地方,我却没有勇气回去,我在害怕什么?
回顶部